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学:从未磨灭的价值(全新修订)

梁鹏 全国地研联 2019-06-29

地理学:从未磨灭的价值

  

文 | 梁鹏


: 本文于2014年5月在我的个人博客发表后,得到中国地理学会官方微博以及北京大学王辑慈教授、柴彦威教授转发肯定,多家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转载。后经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研究员推荐,刊载在《中国地理学会会讯》2014年第4-5期(总第131期)上。时光荏苒,这五年来,我从事沙漠环境演化研究,潜心学艺,立志讲好中国沙漠故事。其间学业繁忙,虽常有新得,少著此等小文。再读此文,不敢称其善,唯有一腔热血仍能感动自己。各位前辈学人鼓励犹在,故将此文再次刊发,因时移世变,许多文字均有改动,特此说明。

地理学:从未磨灭的价值(修订前版本)


2014年4月,我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录制时,依着栏目嘉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的演讲内容,我临发感慨,引用了《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而我不揣浅陋,深以为言天地大美、议四时明法、说万物成理是古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天地不言,于是众多的地学研究者就是替天地说话的那群人。

秘鲁帕拉卡斯国家公园南秘鲁海岸新月形沙丘 @George Steinmetz (https://georgesteinmetz.com)


地理学作为探索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环境的学科,其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现代地理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天然附带着两个使命: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追本溯源地看,地理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重主要价值:

生存价值:人类存活的需要。

如果人类文明在千百年前不发生行走——如白莲洞先人沉醉于洞府,如半坡先祖炊饮于山麓,如上古之部落各安其居,如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有的群体一直生活于自己的狭小空间,自给自足,对空间漠然,便会对地理无知,也不会产生如今日之庞大的地理科学了。英国地理学家约翰斯顿将这种生存需要的地理起源称之为地理学的第一范式,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信息的采集 (参见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地理学 (注:并非作为现代学科的地理学) 的诞生充满着必然性和传奇性,这可能是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也许就是出去打猎的男人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也许就是家里等待的女人为了寻觅到远行的丈夫。现代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一直致力于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不正是这种类似的原始驱动么?

美学价值:欣赏大自然的秀美。

无论是郦道元跋山涉水注《水经》,还是徐霞客穷其一生写游记,他们的内心一定有这种美学驱动。上中学时,我曾被一篇短文深深吸引,那便是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三峡的一段文字: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作者 郦道元

唐代诗人陆龟蒙痴迷这部地理杰作,说自己「水疏山经不离身」(陆龟蒙《和袭美寄怀南阳润卿》),可见欣赏自然、与山水称「知己」的美学驱动是地理学甚至是整个地球科学长久不息的内在因素之一。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科学家并不是因为大自然有用才去研究它,他研究大自然是因为他感到乐趣,而他对大自然感到乐趣是因为它的美丽,如果大自然不美,那就不值得认识,如果大自然不值得认识,就不值得活下去」。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几天前我偶然间读到一篇医学研究论文,其数据表明与大自然接触可以有效缓解现代人的压力,在自然环境中散步或者静坐,人体内的荷尔蒙浓度会显著降低,这种方式被称为「Natural Pills 自然药片」。有一次央视《开讲啦》录制作家周国平「幸福的哲学」,主持人撒贝宁曾经问我:「你学习地理专业你幸福吗?」我回答:「哲学是与世界谈恋爱,地理学便是与大自然谈恋爱,恋爱怎么会不幸福?」

科学价值:理解我们生活的背景。

地理毕竟不仅仅是行走,还是一种更为宏大的背景,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延续的重要因素。它一直默默导引,一次又一次决定了文明进化的方向。人类在地球上行走定居、人类文明兴起衰亡,都与这种宏大背景悄悄相依。正如钱穆先生所讲:「若历史是演戏,则地理便是舞台,人物便是角色」(语出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这话说得多动听,这不正是地理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吗?多年前我刚刚步入地理学的大门,读到此句真是说不出的感动。不能很好理解地理这个舞台的过往,我们怎么能深刻了解绚烂的中华文明呢?又怎么知道我们这白驹过隙般的个体生命的意义呢?其实这个道理再明显不过,就像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其家庭,其生存环境,其文化背景。地理便是人类群体的生活背景。德国地理学家洪堡说的好:「如果地理学仅仅是一门知识,也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了」。

麦金德「世界岛」和「心脏地带」示意图 @Wiki

十九世纪,肇始于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李特尔、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一时风靡,到了二十世纪,至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几乎发展到极致。在这本书中,麦金德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岛」和「心脏地带」理论。他认为英国在十九世纪的强大海权是因为全世界海洋相连,然而,陆权国家若能掌握「心脏地带」,便可以有效打击海权。他甚至断言: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掌握了全球。这一地理学论断甚至成为二战时期德国地缘政治战略的理论基石。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注意到人类对地理环境日益彰显的塑造作用。2000年2月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小型会议上,因在臭氧层空洞领域的工作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琛 (Paul Crutzen)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概念,以强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深刻、广泛、持久的影响。如果人类只是延续启蒙运动领袖布丰在1778年出版的《自然世代》一书中所描述的:


人类最糟糕的不是野蛮人,而是那四分之一的文明国家, 他们是大自然真正的的瘟疫……他们蹂躏土地, 使土地贫瘠而不是肥沃, 毁坏而不是建设, 尽情使用而不是保护。

Comte de Buffon, 1778, Epotchs of Nature. 转引自Lewis & Maslin, 2018, The Human Planet: How we created the Anthropocene, Yale University Press

       那么,我们何以面对后世子孙?无论是地理环境决定世界博弈格局,亦或是人类活动改变地理环境,都需要地理学家全程参与,用综合的时空观来理解我们生活的背景,从而让世界更美好。

德国地理学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

我当然清楚,上面的阐述过于轻率浅薄,但是总比认为地理学仅仅是标注山河要好得多。地理即生活。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人们自然地发展完善了地理学三个层面的属性:生存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三重属性一旦形成就不可分离,生存价值是地理学的起点,忽视生存价值就变的虚空;美学价值是地理学的浪漫,小瞧美学价值就变的枯燥;科学价值是地理学的支架,没有科学价值就变的矮小

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前主席Susan Hanson教授在《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序言中写道:

美国人一般都不会忘记他们在4-5年级时遇到的「地理学」作业:要求在一副空白的美国简图上标上州名,在画有波状线的图上确定河流名,或在图中的粗线条上写下山脉的名称。这些难忘的记忆——再加上初中或高中 (也常常包括大学) 阶段对地理学进一步教育的整体缺乏,将我们这些职业地理学家置于这样的位置:不得不频繁地向人们解释我们所选择的领域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发育健全的成年人自愿地选择用他的一生为州、河流和山脉标上名字?一旦所有的空白地图都填满了,我们还能干什么?同样的记忆似乎也需要我们经常为我们所选择的领域辩护:世界为什么需要地理学?地理学真正为世界做了些什么(除了将地图上所有的这些要素标上名字外)?

Hanson, Susan E., ed. (1997). 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这一段话足以说出所有地理人尴尬困惑的心声了。2016年,第三十三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北京举办,其主题是「共塑我们和谐的世界」。我以为这是当代地理学面对当今人类世界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回归生存价值、参与公共决策的信号,也是对地理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重新定位。

末次盛冰期 (19000年) 到本世纪末的极地冰盖及景观变化 @NASA

地理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中国古代《易经》就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且不说《禹贡》、《山海经》等著作的描述,仅仅是《二十四史》大多也会专门安排《地理志》的内容。地理是历史的舞台,是人类记忆的背景。在西方,埃拉托色尼最早合成「geographica」一词,意思是「the  picture of earth」。早期的地理学致力于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中国,描述一个人有才学便称其「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把地理学称之为「博物学」。到了近代,航海技术的发展,以至于后来卫星的应用,认识世界、描述地球已经不能满足地理学家了。19世纪中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进入甘肃河西走廊看到龙卷风,他就立即想到这是海陆热力差异的结果。随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深入中亚荒漠,进入塔克拉玛干,他无意间不仅仅是探索未知世界,他用测量手段推断沙丘移动的速度,依据地貌考察,推断出罗布泊是一个游移的湖。这些认识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描述我们的世界(describing our worlds)」阶段,已经走进了「理解我们的世界(understanding our worlds)」的范畴了,地理学者们顺其自然地为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而探索着。20世纪以来的地理学是在洪堡、李特尔、李希霍芬筑起的地基上发展的,在这座地基上,现代地理学——地理科学这座大厦已经巍然屹立,一代代地理学家不断深入地理解着这个在时空中变化分异着的地球。近五十年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与1995年以来波诡云谲的气候谈判博弈更是生动阐述了从事实观测、机制探索到管理决策的地理学发展历程。描述(Describing)、理解(Understanding)、塑造(Shaping)也许可以概括地理学在各个阶段的职能。

2015年全球人口「钉子状」分布。来自Metrocosm @Max Galka

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我们所有的资源配置、国力对比、人才格局甚至自然环境都在变化着,变化是整个星球亘古不变的主题。地理学能做些什么,绝不仅仅是知道埃塞俄比亚在哪里,不仅仅是知道密西西比河有多长,而是理解我们正在变化的星球。「一切因为在时间中发生,所以有了历史学,一切因为在空间中存在,所以有了地理学」,地理学长期关注地球表层的各种特征、空间结构以及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有人说世界是平的,实际上世界真的是平的吗?无论是资源、贫富还是教育、科技,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是少数地区呈「钉子状」耸立在这个星球上——这就是地理学长期关注的区域差异。地理学注重区域差异的空间表达,这种综合的空间思维必将为我们理解日趋复杂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

2014年5月23日撰于北京中科院大学玉泉路校区

2019年5月14日夜修改于美国寓所

2010-2015年全球人口流动图,红点代表净迁出,蓝点代表净迁入。来自Metrocosm @Max Galka



  ● ● ●    ●


另外,附上一段《开讲啦2014-04-26》小视频:



最后,再斗胆推荐两本十分有趣的大众读物。钱穆先生说”历史是一种生命经验”,地理便是这个经验发生的舞台。


  •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 苏珊·汉森 《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


作者简介

梁鹏,男,陕西旬阳人,201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干旱区地貌过程、释光年代学在沙漠古环境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师从沙漠学者杨小平教授。

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

—The End—

整理、排版:王波涛

责任编辑:张英浩

审核人:任宇飞  王波涛

猜你喜欢

会议通知 | “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博士生博士后论坛”通知 (第一号)

专题征稿 | 粤港澳大湾区转型与创新发展

地理学求索:征集摄影作品通知

“2019世界地理与地缘政治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 通知(第一轮)

地学快讯 | 首届京区科研院所及高校院系地理辩论会圆满落幕

关于#我与地理学#微话题,欢迎大家积极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